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肺炎病毒档案,为人类疾病大流行拼图补上重要的一块

知社 知社学术圈 2022-09-22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在有记录可循的历史上,人类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大范围疫情大流行。然而那些至暗时刻并没有给当下正在经历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人们留下太多可供借鉴参考的佐证或经验。充分的证据可以为未来的诊断提供依据。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不一样。有科学家怀疑,1890年的大流感是否有可能是冠状病毒引起的?所以这次,当新冠肺炎来袭,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记录疫情的档案,为未来留下一份借鉴。实际上,很多科研和历史机构已经开始了行动,甚至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收藏新冠肺炎“档案”的热潮。

伦敦科学博物馆里展出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呼吸辅助设备——铁肺。(Credit: SSPL/Getty)

一个世纪后的人们如果回望此刻,可能会感到万分焦急,因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人们去做。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出了全球警报。就在当天,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就开始着手建设这一流行疾病的网络档案,尽管这时候这种未知疾病还没有被命名。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图书馆。其收藏包括七百多万本医学和相关学科的书籍,期刊,技术报告,手稿,缩微胶卷,照片和影像。目前,该图书馆已经存档了世界范围内数千个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对于新冠病毒的研究进展,这些网络信息的发布渠道既包括官方网站,也包括非官方的社交媒体。今年2月,该图书馆还和国际互联网保存联盟(IIPC)合作,对全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的多样性进行抽样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疾病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细节。

不只是NLM,疫情大流行开始,世界范围内的多家机构都在努力记录这未知疾病的一切。比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都在争分夺秒地补充自己的档案库。以色列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Israel)记录着新冠肺炎对全球犹太人社区的影响;伦敦的一家家庭博物馆邀请英国人提交他们疫情中的家庭生活照片;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首创的一项快速反应收集计划,收藏品甚至包括一个厕纸卷。

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人们都想记录。甚至有研究团队通过搜寻废弃的排风系统来寻找新冠肺炎病毒的原型。这些“收藏家们”的初衷是担心没有给未来留下足够多的关于新冠疫情大流行的佐证,他们希望通过新媒体来为全球生成一个丰富的案例记忆。
 

2020年12月,英国街头丢弃的手术手套和口罩的合成照片。(Credit: Matthew Horwood/Getty)

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许多人怀疑,1918年那场类似季节性的流感大流行也许同样是由冠状病毒所引起的。在消失百年后,它以一种更具杀伤力的新形象再次卷土重来,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比上一次大流行更严重的打击。确凿的证据,是将两次疫情联系起来的关键。因此,在疫情爆发的当下,人们倍加努力地收集线索,为未来研究疫情大流行的彼此关联做准备。

然而随着收集记录的深入,许多“收藏者”的速度不得不慢了下来。由于相关网络信息量庞大,而数据存储空间有限,很多机构的存储需求“爆仓”。即便有IIPC的赞助支持,NLM也仍然面临“无处可存”的窘境。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埃里卡•查特斯说:“尴尬的是,我们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对如何分类却知之甚少。” 

这种折磨好像暂时还看不到尽头。从目前来看,人们不太可能就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结束达成一致。如果新冠肺炎真的如有些预测那样,成为一种往复循环的疾病,持续数年或数十年,那么“收藏者”何时才能按下记录的“停止键”?档案管理员通常需要确定一个结束日期,来统筹安排用于存储的各种资源。比如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持续了约两年。如果新冠肺炎大流行迟迟不愿离开,怎么办?这些都够让人头疼一阵子了。

参考文献

Nature 588578-580(2020)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0-03554-0


点击下方知社人才广场,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扩展阅读

 

基因编辑转做“侦探”,破案新冠病毒检测

AI设计的微蛋白能更有效的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

科研群体怎么看待新冠疫情?25000份问卷给出部分答案

仿生技术新突破:用病毒制造细胞电池【知社视频】第125期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